2025年先进结构材料与加工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202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Structural Materials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会议简介
2025年先进结构材料与加工技术国际学术会议(ASMPT 2025)将作为第十一届先进制造技术与应用材料国际学术会议(ICAMMT 2025)的分会于2025年4月11-13日在中国长沙召开。会议旨在为从事先进结构材料与加工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一个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了解学术发展趋势,拓宽研究思路,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合作的平台。会议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欢迎海内外学者投稿和参会!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ICAMMT 2025主会会议嘉宾
【大会主席】喻海良 教授,中南大学
√ 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机电工程学院/极端服役性能精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
√ 中南大学升华特聘教授、国家特聘教授
√ 连续多次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榜)
√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理事
研究领域:极端环境下(超高应变速率、超低温、超高压等环境)材料性能分析;金属纳米片轧制制备、表征、特种功能分析;极端情况下材料加工(深冷异步轧制、累积叠轧)
【大会主席】李专 教授,中南大学
√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粉末冶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
√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 入选国家四青人才、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研究领域: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粉末冶金先进成形技术及材料;先进结构陶瓷的制备与服役性能;摩擦材料与耐磨涂层表界面行为及调控
【大会联合主席&大会报告嘉宾】陈宇强 教授,湖南科技大学
√“高功效轻合金构件成形技术及耐损伤性能评价”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 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理事
√ 入选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湖南省杰青获得者
√ 获2024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1)
研究领域:高性能轻合金构件的先进成形技术与组织调控机理;复杂服役环境下金属构件的服役行为与失效机理
【大会顾问】周科朝 教授,中南大学
√ 曾任中南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 ”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研究领域:粉末冶金新技术新材料及高通量制备技术;钛合金、铜合金和电极材料等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
【程序委员会主席】黄明辉 教授,中南大学
√ 国家级人才
√ 国家重点研发首席科学家
√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排名第1)
√ 研究成果成功在中国铝业、中国一重、中国二重、航天一院、八院,中国一重、二重,中铝集团、航天环宇等大型企业得到推广应用
研究领域:先进成形制造与技术;塑性加工工艺与装备
【程序委员会主席】张斗 教授,中南大学
√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院长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 Journal of Electroceramics 执行主编、伯明翰大学(英国)荣誉教授
√ 2021年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22年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
研究领域:压电纤维复合物的制备与应用;介电复合材料;无铅压电铁电陶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组织委员会主席】湛利华 教授,中南大学
√ 国家级人才、湖南省芙蓉学者、湖南省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中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副理事长
√ 已经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单篇最大被引250次,授权国家专利70项
√ 2018年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排名第1); 2020年湖南专利二等奖(排名第1)
研究领域:航空航天高性能材料与构件形性一体化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
【出版主席】杨海林 教授,中南大学
√ 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60余篇
√ 担任scripta Materilia,Corrosion Science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长期审稿人
√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会员
研究领域:铝合金高压铸造;铝合金凝固;铝合金及高熵合金3D打印等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工作;在材料制备、材料结构-性能关系、材料微观结构表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出版主席】张劲 教授,中南大学
√ 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副院长
√ “航天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联盟”智能工艺与装备专业委员会委员
√ 获2018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二等奖、2019 年度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 2022年湖南省“芙蓉计划”青年科技人才
研究领域:高性能铝(锂)合金材料与先进成形技术及装备
【大会报告嘉宾】林建国 教授,帝国理工大学
√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
√ 香港理工大学讲席教授
√ 帝国理工大学材料力学部主任
研究领域:金属材料成形与多尺度材料建模,包括微观力学建模及其在蠕变失效、周期性塑性损伤、粘塑性变形和先进金属成形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大会报告嘉宾】Javier Llorca 教授,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
√ 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富布赖特学者
√ 西班牙IMDEA材料研究所创始人,集成计算材料工程领域国际知名专家
√ 多次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 在Science、Prog. Mater. Sci、Adv. Mater.、Acta Mater.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文章他引超过20000次
研究领域:在综合计算材料工程的框架内,旨在为运输、医疗保健(植入物)以及能源(催化)等工程应用设计先进材料,以便让新材料在实验室实际制造之前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设计、测试和优化
【大会报告嘉宾】傅铭旺 教授,香港理工大学
√ 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先进制造讲席教授、先进制造研究院副院长
√ 制造工程师协会(SME)会士、香港工程师学会(HKIE)会士
√ 英国皇家学会Wolfson客座院士
√ 国际高水平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 副主编
研究领域:先进材料加工;多尺度和基于变形的制造;材料的塑性/损伤/断裂/疲劳;有限元建模和模拟;尺寸效应和微观力学
【大会报告嘉宾】宋成 教授,清华大学
√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国家杰青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
√ 中国真空学会理事/薄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 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委员/副秘书长
研究领域:自旋电子学材料;声表面波滤波器和磁声耦合器件
【大会报告嘉宾】李会军 教授,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
√ 工程与信息学院副院长
√ 机械,材料,机电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高级教授(Senior Professor)
√ 连续多年被澳大利亚年度科学杂志评为澳大利亚冶金领域科研带头人
√ 在增材制造、焊接冶金、新合金开发、表面工程、核材料和微结构表征领域出版了7本书的章节和500多篇论文
研究领域:擅长使用电子显微镜研究材料(特别是金属和陶瓷)的微观结构;相变和结构演变;增材制造;机械测试;失效分析和材料开发;
【大会报告嘉宾】冀守勋 教授,英国布鲁内尔大学
√ 因在开发新型铝合金方面的贡献获得2017年英国颁发的唯一创新奖
√ 因在镁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成就获得国际镁科学和技术学会颁发的“2022年年度人物”奖
√ 发表了200多篇文章,在欧盟、英国和中国拥有29项专利
研究领域:压铸技术(高压压铸、低压压铸和重力铸造)在合金设计和冶金工艺中先进材料的应用
【大会报告嘉宾】Ali Reza Kamali 教授,剑桥大学/东北大学
√ 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东北大学冶金学院双百特聘教授
√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RSC Fellow)
√ 英能源与环境材料研究中心(E2MC)主任
√ 剑桥先进材料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研究领域:能源存储与电池电化学(锂电、钠电、电容器、熔盐传蓄热等);先进材料(石墨烯、金刚石、合金、纳米硅、绿氢等)绿色制备
【大会报告嘉宾】李红萍 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副主任设计师/正高级工程师
√ 全程经历C919和ARJ21型号研制
√ 曾获得C919飞机首飞二等功,ARJ21飞机研制贡献奖
√ 在国内外金属材料冶金、结构应用、规范体系、数据体系及适航验证等领域具有实践经验
研究领域:国际先进金属材料研发及应用研究;国家大飞机材料研制专项工程化应用研究
√ 中铝集团首席工程师,先进铝合金协同创新联盟秘书长,入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
√ 主持国家或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5本,发表论文120余篇,获授权专利25项,制修订标准6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镁合金加工与应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
研究领域:负责铝合金、镁合金压力加工产品的工艺技术和质量保证以及铝合金、镁合金方向新材料、新技术的科研、新产品开发工作
【大会报告嘉宾】蒋斌 教授,重庆大学
√ 重庆大学轻金属研究院院长
√ 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
√ 国家级人才
√ 中国镁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
√ 曾获国际镁协技术创新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研究领域:新型镁合金材料;新型超轻镁合金、镁合金大型构件和板带材加工
【大会报告嘉宾】刘钢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
√ 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书记、常务副院长;流体高压成形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银砧奖
研究领域:轻量化结构智能塑性成形工艺与装备
【大会报告嘉宾】刘新华 教授,北京科技大学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材料先进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 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研究领域:高性能金属材料短流程制备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大会报告嘉宾】汪俊 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23年第五届杰出工程师青年奖
√ 现任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
√ 主持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重点项目、杰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发表SCI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授权美国专利20余件
研究领域:数字化检测技术与装备;智能机器人技术与装备;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机器(深度)学习方法及其工业应用
【大会报告嘉宾】李志明 教授,中南大学
√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 入选国家引进海外 高层次人才项目
√ 多次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榜)
√ 相关成果在Nature(2), Science(1),Nature Communications(8), Science Advances(2), Advanced Materials(3), Acta Materialia(24)等杂志发表(共150余篇)
研究领域:合金设计、加工、组织与多功能特性; 力学行为、强烈塑性变形; 金属氢脆与腐蚀; 金属与陶瓷涂层、表面科学与工程
【大会报告嘉宾】康进武 副教授,清华大学
√ 中国仿真学会CAE仿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北京中心副主任
√ Materials等期刊杂志编委
√ 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任访问学者(2001年-2003年)
研究领域:铸造工艺的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先进铝合金及镁合金成形技术;增材制造;智能铸造工艺设计及仿真优化;基于人工智能的铸造模拟仿真等
征稿主题
TRACK 1:先进结构材料
- 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
- 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
- 纳米材料及其在结构中的应用
- 自愈合材料的设计与开发
- 智能材料与功能材料
- 高温合金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 生态友好型结构材料的研究
- 3D打印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特性
- 材料的损伤与失效分析技术
TRACK 2:加工技术
- 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高效切削加工技术
- 表面处理技术与涂层技术
- 先进焊接技术及其应用
- 激光加工技术的进展
- 精密成形技术与装备
- 计算机数控(CNC)加工技术
- 自动化与智能化加工技术
-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加工工艺
- 材料加工过程中的监测与控制技术
*其余相关主题均可投稿参与审核
论文出版
【EI会议论文】
论文经过2-3位专家盲审筛选后,录用的文章会提交给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ISSN: 1742-6596) 独立出版,最终完成EI、Scopus检索。
【SCI期刊】
本次会议的优秀论文 将被推荐发表到以下期刊进行发表:
①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中国科学院1区,JCR1区)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学报》英文版创刊于1991年,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主要刊载反映有色金属科学与技术领域新进展的原创性研究报告,包括矿物加工、提取冶金、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加工、物理冶金、粉末冶金,重点是基础科学。它是有色金属工业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本科生/研究生的唯一卓越的英文出版物。该刊被许多著名的文摘/索引系统和数据库所覆盖,如SCI Expanded、Ei Compendex Plus、INSPEC、CA、METADEX、AJ和JICST。
②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JCR1区)
《中南大学学报》创刊于1994年,是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以材料、选矿、冶金、化学化工、机电、信息、地质、采矿、土木等专业学科为主的科技期刊。自2007年第1期起与世界上着名的德国科技出版集团施普林格(Springer-Verlag)联合出版。2006年被评为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该刊已被SCI-E、EI Compendex、《化学文摘》、《金属文摘》、《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工程材料文摘》、INSPEC(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及控制信息数据库)等知名检索刊物收录。
优秀评选活动
投稿/报告可参与主会-第十一届先进制造技术与应用材料国际学术会议(ICAMMT 2025)的优秀论文、优秀口头报告评选活动,具体要求及评审规则请查看附件,欢迎广大专家学者积极报名参与!
参会方式
作者参会
全文投稿:先进行论文投稿,论文录用后联系会议秘书并参会报名
* 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可申请报告/海报展示(要求同下文);多位作者同事参会可申请优惠价
摘要投稿:参会报名,选择“摘要投稿参会”,并上传摘要附件(摘要模板)
* 仅用于参会交流、不发表,最终被收录印制在《第十一届先进制造技术与应用材料国际学术会议》手册
仅参会(无投稿)
申请报告
需提供摘要(摘要模板)
①分会场主旨报告/邀请报告:组委会挑选/自行联系会议秘书提出申请,主办方审核
②分会场口头报告:联系会议秘书确认名额并进行参会报名
* 演讲PPT默认全英文、可自行设计
海报展示
联系会议秘书确认名额并进行参会报名
*需提供一份A1竖版尺寸的JPG彩色电子版的海报
听众参会
进行参会报名
仅参会听会,可提问交流
* 全文/摘要投稿以及口头报告的人员,组委会将根据内容挑选部分报告作为会议邀请报告参会,作者也可自行推荐。
* 特邀报告需缴纳注册费。
- About ICAMMT 2025 -
In order to build a high-level interdisciplinary open and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ademic exchange platform plan and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focusing on the basic research and applied research topics related to the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w material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green energy modern agriculture and other fields. Gather the latest cutting-edge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global experts and scholars form the scale effect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academic exchange activities create a strong atmosphere for academic exchange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CAMMT 2025) will be held in Changsha China during April 11 to 13 2025. Aiming at li
We warmly invite you to participate in ICAMMT 2025 and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in Changsha!
Important Dates
Full Paper Submission Date:January 10 2025
Registration Deadline:March 27 2025
Final Paper Submission Date:April 3 2025
Conference Dates:April 11-13 2025
Call For Papers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CAMMT 2025) will bring together leading researchers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in the domain of interest from around the world.
The topics of interest for submission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 New Materials and Advanced Materials
- Materials of lighting source
-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 Insulating materials
- Electronic materials
- Composites
- Micro / Nano Materials
- Optical/Electronic/Magnetic Materials
- New Functional Materials
- Smart/Intelligent Materials/Intelligent Systems
- Polymeric Materials
- Thin Films
- Corrosion of Materials and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 Mechanical Behavior & Fracture
-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omposite Materials
-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 Manufacturing Systems and Automation:
- Machine Vision
- Sensor Technology
- Measure Control Technologie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of Fluid
- Mechanical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 em
bedded System - Advanced Forming Manufacturing and Equipment
- NEMS/MEM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 Micro-Electronic 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 Industrial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Publication
Submit to Conference Proceedings (EI)
All papers both invited and contributed will be reviewed by two or three expert reviewers from the committees. After a careful reviewing process all the accepted papers of ICAMMT 2025 will be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JPCS) (ISSN:1742-6596) and will be submitted to EI Compendex and Scopus for indexing.
Submit to Journal
The outstanding papers of this conference will be recommended for publication in the following journals:
A.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
The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
B.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lick)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ublishes original academic papers representing the latest research in various engineering fields focusing on the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mining and me
C. 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SN: 1687-6822)
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SSN: 1687-6822) is an open access journal that publishes research in all area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cluding the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s part of Wiley’s Forward Series this journal offers a streamlined faster publication experience with a strong emphasis on integrity. Authors receive practical support to maximize the reach and discoverability of their work.
D. Journal of New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Systems
Journal of New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Systems (ISSN: 1480-2422) is a peer-reviewed open access journal that aims to publish original works including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works as well as reviews and commercial aspects related to the field of new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systems. The focus will be on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in all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systems
· High Visibility: included in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databa
· Journal Ranking: JCR - Q4 (Electrochemistry) (Materials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 / CiteScore - Q3 (Materials Science General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Science Renewable Energy Sustainability and the Environment) (Materials Science Electrochemistry) / CAS - Q4 (Electrochemistry) (Materials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
· Rapid Publication: Manusc
· Impact Factor: 0.7 (2023); 5-year impact factor: 0.8 (2023)